#1
去年大概秋冬的时候,也曾有过一念重新开始博客的想法。看了看服务器,整了整GitHub什么,但不知道为何又被抛到脑后,如果硬要找原因,我认为是浮躁。太浮躁,这一两年的我的变化、我身处环境的变化让我逐渐放弃了留下一个大段的时间静坐与思考,总是处在一种“清楚该做什么,但绝不去做”的状态,就算有大把的时间,我宁愿被B站淹没。
我清楚人应该思考。法国人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。我的理解,人与芦苇的差别之处只有人会思考,其他不过是吃喝拉撒新陈代谢罢了。也许正因此才把那些失去思考能力、意志、情感,仅有脑干还在维持基本代谢的人称为植物人吧。我尝试在运动的时候思考,但是发现自己的思绪还是被“还有多少距离/时间结束”这一问题带走,也许是我仍然不觉得运动对我来说很轻松吧,而且在运动结束后比起第一时间记录下来,我的身体更偏好痛饮一瓶零度可乐。所以果然还是需要坐下来,安静地记录,耳边只有薄膜键盘敲击的声音。
视频也好,图片也罢,记录的不仅是形态或者事件本身,更是思绪的容器。文字亦是一种,且基础更无要求,也更有力量:每个人可能不会做视频拍照片,但是写总归是没问题;想写什么写什么,可以单纯记录也可以糅杂思考;再等真正有共鸣的人读到会产生巨大的力量。
上次这么写东西已经不知道是啥时候了,大一大二曾经桌面上还有个叫“交感神经”的文件夹总会记录一下乱七八糟的想法,但也好久没有打开了。至于为什么是交感神经,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植物神经,属于意志无法控制的调节脏器与腺体的神经系统,也算是提不希望自己仅仅是基因以及神经系统操控的躯壳,可我最终也并没有什么锤子用。我喜欢写游记,记录见闻与感受,以后再看肯定会很有趣,但是也因为内心浮躁,几次出去也没写点东西出来,也似乎仅有“去过”这一点印象,现在这么一想似乎是白玩了。
现在我坐在桌前,抛开杂念,记录下自己的思考,很是怀念。好像这个世界只有屏幕上的光标、窗外的树叶以及我的大脑处于动的状态。
我羡慕我自己,我也很感谢这三个人,可以有这么一个平台,畅谈,理解和讨论。我们的人生都很精彩,我们的思考也许会幼稚也许会深奥,但一定会有趣。也希望可以坚持,如果说一定为了什么,那希望是老了之后他们仨喝酒我喝椰汁的时候的谈资吧。